时间: 2012-11-26 00:00:00 来源: 台州日报
今年以来,临海市汛桥镇以实现阳光村级财务为目标,着力打造多维平台,有效杜绝了村级财务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等现象,使村级集体资产保持年均15%的增长速度,实现村级财务第8年“零信访”。
分级备案 打造精细化管理平台
村级财务一直是农村群众关注的焦点。票据不规范、手续不齐全、程序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,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金领用、票章管理等把关不严。
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,该镇实行资金领用会审公示制度,村级每一笔重大开支,由村“两委”成员集体会审并逐一签字同意,经村监会审核后,在村务公开栏公示3天,并根据金额大小,分级备案告知。
“领用现金5000元以下的,由村书记、主任签字;5000-20000元的,报驻村干部备案并签字;20000元以上的,报镇分管领导备案并签字。”该镇纪委书记叶吕剑介绍说,严格的资金领用程序,给村干部上了一道“紧箍咒”。
不仅如此,该镇还改变以往“两笔一章”的做法,实行“一章两笔”,即村级各类开支票据先由村监会审核盖章,再由村书记、主任签字。这一简单的程序倒置,有效防止了人情账的发生,避免了不合规行为。
“以前,看到村书记、主任签了字的发票,有时即使不规范,但碍于情面,只好盖章了事。但现在程序倒过来了,我们一概按规定审查,不符合要求的绝不盖章。”光明村村监会主任谢声达说。
民主决策 打造规范化运行平台
汛桥村是镇区所在村,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,每年的公共事业项目不少。“村内大小事务,书记和主任说了不算,党员和村民代表说了才算。”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法明说。
该镇规定,村级一般性事务由村“两委”联席会议共同商议决定,村级重大事务要严格履行民主决策程序,按照民主提案、民主议案、民主表决、公开承诺、民主监督“五步法”,在村民代表和党员会议上提出、审议和通过。
据了解,今年汛桥村在农贸市场改造、村民公寓等项目建设过程中,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,最终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方案。不仅如此,从规划设计到政策处理到招投标,再到施工建设,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其中,严格监督执行。
“过去村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村干部来定,如今由我们来拍板,真正体现了老百姓的意愿。”村民代表洪智敏说。
村账公开 打造立体化监督平台
11月中旬,道头村村务公开栏上张贴了10月份的村账,大到上万元的集体收入,小到十几元的办公用品开支,每一笔都很详细。“过去看村里的账目,好像雾里看花。现在账目列得清清楚楚,我们心中有数了。”村民项福明说。
仅仅有财务公开形式的事后监督远远不够,该镇十分注重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,对农村“三资”实时监督。村民们把这项权力称为“看得见的民主”。
今年上半年,汛东村村监会在审账时,发现有一张票据上写着自来水维修开支,于是就问经手人具体购买了什么、用在哪个地方,核实清楚之后,才盖章同意。
“村监会就是设在村干部身边的‘纪委’,有了这层约束,村干部就会严格按规定办事。”该镇党委书记戴周国表示,虽然程序增多,但是非常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