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17-04-11 00:00:00 来源: 大田街道纪工委
日前,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反腐题材剧《人民的名义》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后,迅速在各大平台形成刷屏之势。或许演员阵容强、剧情尺度大都是它好评如潮的原因,但我认为,根本的原因还在于,它的写实,戳疼了这个社会的痛点。
从举着火把、打着条幅、喊着口号的工人,到脚踩“黑白两道”的拆迁队,从拼命加班的基层公务员到省市领导,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荧屏里看到自己,电视剧里有我们清晰的位置。“民意”与“名义”一字之差,却有天壤之别,这部冠着人民的头衔,代表人民发声的反腐作品,让我深思,人民的民意究竟是什么?我想人民对于反腐的期盼,落脚点不在于打了多少老虎,拍了多少苍蝇,而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,消灭腐败孳生的土壤,创造良好社会环境,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、感受社会公平正义。
扬汤止沸,不如釜底抽薪。我们可以看到,凡是产生腐败的地方,都与权力相关联。越是权力集中,不受监督和制约,产生腐败的风险越高。因此,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,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,强化监督制约力度,建立以权利公平、机会公平、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,即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,也是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大地,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热情,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