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17-09-27 00:00:00 来源: 临海廉政网
9月1日上午,烈日当空。我和小虞一行两人按组内分工前往临海杜桥镇,核实临海市妇联2015至2016年度有关“两癌”妇女患者及农村贫困妇女慰问金的发放情况。
这是我离开杜桥工作近二十年后第一次去杜桥农村巡察工作。去之前,我们巡察组内的个别同志还在担心:要不要通知各镇纪委或是镇妇联?如果不通知他们,村里会以为我们是冒名的干部不予接待,再说,村里的情况也不熟悉,要想一家一户把核实对象全部找到,难度很大。老实说,这样的担心我也有过,但出于对核实真实性的考虑,最终,我还是决定自己去找,再难也要找到她们。
消失很久的踏实感,又回来了
当天上午9时许,我们来到了后洋村,见一位50来岁的妇女正站在自家门前,便上去打听了:“大姐,请问苏彩香家住在哪里?”
我是外地人,只能用普通话问话。
她看了我一眼,没有反应。
小虞用方言补说了一遍,这回她听懂了,反问我们是干什么的?
我示意小虞按事先约定的把临海市扶贫办干部身份告诉她。
知道我们的来意后,这位妇女很热心,放松地坐到门前的一堵石墙上,同我们聊了一会有关苏彩香的情况。
在她的带领下,我们顺利找到了苏彩香家,核实了2016年春节期间,她确实拿到了来自临海市妇联的500元困难慰问金。
第二站,我们继续朝方田洋村走去,核实“两癌”患者李美娟的情况。
因道路不熟,走了许多弯路。
刚进村子,便看到一处阴凉地有三个女人围坐着做手工活。
小虞忙上前打听。
那位年长些的妇女很热心,二话没说便把我们带到了李美娟家。
在约50米远的地方,她指着一位埋头洗衣的女人对我们说:“喏,这个人就是。”
我虽然说不来杜桥方言,但是能听懂。见第二个对象又轻松找到,心里顿生一种成就感。
李美娟听清了我们的来意后,十分感激,微笑着冲洗掉手上的泡沫。
“你们真是太仔细了,大热天还跑来关心我。”李美娟把我俩带到家中。
李美娟今年56岁,是前年患乳腺癌的,不过,她非常乐观。
当初村干部把2000元慰问金送来的时候,她还有些犹豫,觉得村里比她困难的人还有,自家也不差这点钱。
后来,听说这是省里划拔下来专门用于农村“两癌”妇女的慰问补助金,她便接下了。
从李美娟家走出来,我有一种消失很久的踏实感,也深深觉得,同她握手话别的那一刻,我真正代表了党和政府。
随后,几经周转,我们又走访了厉家、塘岸、西岸、斜岙等村,核实了金玉英等几位对象户,其中,也得知李小林、董正香等两位“两癌”患者不幸去世的消息。
带上一颗真心,去跟群众打交道
临近中饭,我们来到塘下村,想看望“两癌”患者蔡春花后便结束杜桥的行程。
找到蔡春花家还真费了一番功夫,其时,她的妯娌正从她家看望出来,听清我们的来意后,眼泪流了下来。
蔡春花坐在一张躺椅上,两眼浮肿。
她的妯娌告诉我们:春花是前年患病的,最近又发病了,儿子一直在义乌做生意,本来家境还可以,可是前不久的一场大火,把他的店面全烧了,现在,情况变得很糟,想送她再去医院治疗都很困难。
看着眼前的一切,我有些迷茫。
恨自己来时未做过多准备,手头上的现金也没多带。眼下,两三百元是出不了手的,对她也毫无意义。
就这样听了一会,坐了一会,除了大而无当地安慰她几句,我只能伸出自己的空手,紧紧地拉了她一把。她坐在那里,红着眼,用汗湿的双手搭在我的手背上说:感谢你们来看我……
离开她家,我的内心五味杂陈。
通过当天上午的行访,虽然没有发现乡村干部在扶贫慰问金发放上存在突出问题,倒是查找了几个存在于我们自身的突出问题。
首先,先前对进村巡察的种种疑虑是多余的,即便没有当地干部的引领,丝毫也不影响工作的成效。再者,坐惯了机关办公室,难免会滋生养尊处优的感觉,总想着下到基层能有个人出来接待一下,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更有甚者,在我们身上,多少还存在一些好大喜功的心态,总想让自己的工作做出成绩来,对领导好有个交待。
我发现,跟群众打交道,方式非常简单,不管认识或不认识,只要带上一颗真心就足够了。即使是多走了几里村路,只要内心真的装着群众,那些路就不算白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