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学习专栏

新风起于上 廉风化于下

时间: 2025-07-28 17:04:07   来源: 宣传教育室   

“上有所率,下必效焉;上有所行,下必随之。”这句古训深刻揭示了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逻辑,道破了政治生态中上行下效的朴素真理。纵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十余载、全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新时代,“风成于上,俗化于下”的治理智慧更显灼见,即上位者的思想境界、道德情操与行为举止,如无形之风,无声之令,对世道人心、社会习气、政治生态有着无形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力。今年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年,“关键少数”当率先垂范、以上带下,以良好的形象作风,引领党风政风持续优化,社风民风持续向好。

上行下效,清正之“风”必自上始。政治生态如同江河,源头澄澈,其流方清。若主政者修身不严、用权不公、谋事不实,哪怕只是细微偏差,其负面示范亦如涟漪扩散,足以令规矩松弛、防线洞开;反之,若领导者自身行得端、坐得正,其清风正气便如无声号令,自然引领一方清朗。中央八项规定,以徙木立信之决心,树起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鲜明旗帜,其中,如何更好立信,始于“头雁”,关键更在“头雁”。十余年来,“关键少数”的每一次轻车简从、每一次精简会议、每一次拒收节礼,都是对“规矩”二字最生动的践行,都是对党风政风最有力的引领。在今年的学习教育中,“头雁”须以自身过硬的正气与定力,为下属和群众立起最可效仿的标杆,方能为政治生态注入清正之源,让清廉之树更好在权力核心深深扎根。

风化俗成,清廉之“矩”必靠躬行。作风之变,成于知行合一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命力,在于从“纸面约束”走向“行动自觉”。各级领导干部当自觉重温规定精髓,筑牢“作风堤坝”的思想根基;当自觉抵制“舌尖上的浪费”、警惕“车轮上的腐败”、严防“会海里的形式”,守牢克己奉公、崇俭戒奢的行为准则,用秉公用权、务实担当的身影,发出最有力的廉洁宣言。当“头雁”以“白袍不可染墨”的清醒恪守铁规,必会形成“不令而行”的感召,不断驱动基层干部见贤思齐,使“按规矩办、照程序走”内化为集体本能,让清廉从政的基因在干净担当中薪火相传,不断转化为涤荡“四风”的强劲东风。

久久为功,清朗之“境”必赖恒守。作风建设,非一役之功;化风成俗,非一日可成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的建设,是一个持续涵养、反复巩固的过程,犹如滴水穿石,日久必会见功。学习教育虽然将在七月底结束,但这只是暂时的一个逗点,吹响的是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清醒和执着坚持下去的号角。我们要警惕和防止“疲劳综合征”,深刻认识“四风”问题具有顽固性、反复性,以恒心和韧劲推动新风正气化风成俗。领导干部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,日日拂拭、时时对标,以“君子慎独”的修为涵养官德。各级党员干部须有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境界,将廉洁要求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纪检监察机关更需擦亮监督探头,紧盯“关键少数”,以监督压实相关党委(党组)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,同时要践行严管厚爱要求,不断激发干部干事活力。

十年徙木,新风已蔚然;久久为功,浩气必长存。当“关键少数”真正以“君子检身,常若有过”的清醒,以“夙夜在公,只争朝夕”的担当,将清廉品格熔铸于精神血脉、践行于施政全程,必会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自上而下的清澈力量,不断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浩荡洪流。


返回 打印本页